为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4月23日,化学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在博逸楼304参加了“第七-八期校园生命安全急救技能培训”。本次培训由校医务所联合鄠邑区红十字会主办,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伤员搬运等核心急救技能,吸引了近百名师生参与。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鄠邑区红十字会专业讲师通过案例解析,系统讲解了急救基础理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AED设备的使用规范,重点强调“黄金四分钟”救援窗口期的重要性。在实训环节,师生借助高仿真模拟人、AED训练机等先进教具,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频率的标准化练习,并通过模拟突发心脏骤停、创伤搬运等场景,沉浸式掌握急救流程与团队协作技巧。参训师生纷纷表示,亲身体验急救操作后,对“生命至上”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培训时长为4学时,内容紧凑、实用性强。培训结束后,组织统一考核,通过理论与实践双重评估的师生将获得陕西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员证书,成为校园急救队伍的重要储备力量。据悉,校医务所未来将持续推进急救教育常态化,让更多师生成为“敢救、会救、能救”的第一响应人。
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师生的急救技能与责任意识,更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为守护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文/图 化学工程学院 邢雪阳 编辑/邓嘉琪)